普通的仲裁案件,仲裁裁決后不上訴的,60天內可以拿到賠償。對于勞動爭議引發(fā)的勞動仲裁案件,從仲裁機構決定受理之日開始,45天內審結,案件審結之后,就可以拿到賠償了。
本篇文章目錄一覽:
仲裁裁決后不上訴多久給賠償?
仲裁裁決后通常情況下60天可以拿到補償。申請勞動仲裁后,從受理投訴到問題解決通常在60個工作日內完成。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應當在接到投訴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依法受理;并于受理之日立案查處。
勞動者拿到生效的勞動仲裁裁決書、生效的法院判決書后,如果用人單位并不配合執(zhí)行裁決書確定的內容,則勞動者如果要繼續(xù)推進工資、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債權的行使,則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即,啟動強制執(zhí)行程序。對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所發(fā)生的勞動爭議,是必須先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的。勞動仲裁委員會依法作出裁決以后,雙方當事人是需要履行相應的裁決內容的。
不服仲裁結果如何起訴的?
按規(guī)定,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仲裁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仲裁委所在地基層法院起訴,并提交相應的材料,如起訴狀、勞動仲裁裁決書等。
起訴后,要按照以下的程序進行:
1、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提起訴訟請求,并提交起訴狀;
2、法院審查后,作出受理決定的在7日內立案,作出不受理決定的在7日裁定不予受理;
3、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原告要在7日內繳納訴訟費,逾期未繳會視為自動撤訴;
4、在立案后,法院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至被告;
5、雙方當事人在法院規(guī)定的期限內提交與案件有關的證據(jù);
6、在立案后,法院組成合議庭,安排好合議庭的人員告知當事人;
7、法院安排好開庭時間和地點后,通知當事人和起訴參與人;
8、法院開庭審理后,會核實當事人身份、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等訴訟程序;
9、法院調解成功的,將制作調解書,若調解不成功,法院即作出裁決。
如還有不清楚的或新情況,建議你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祝維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