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雖然敲詐勒索罪被害人不追究諒解,但是最終的判決還是要由人民法院作出的。如果是行為人實施的敲詐勒索的行為數(shù)額較大的,但是行為人是得到被害人的諒解的,此時在人民法院的定罪量刑的時候,是可以考慮作為減輕處罰的量刑條件的。
敲詐勒索罪被害人不追究諒解有用嗎?
拿到敲詐勒索罪諒解書是有用的,敲詐勒索數(shù)額較大,行為人認罪、悔罪,退贓、退賠,并且被害人諒解的,可以認定為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情節(jié)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無罪釋放能消除犯罪記錄嗎
無罪釋放根本就不存在犯罪記錄,因此不存在消除犯罪記錄情況。
《刑法》規(guī)定:“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yè)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guī)定的報告義務?!?/p>
僅是刑事拘留,沒有判處刑罰的,不算有犯罪記錄,也就沒有案底。無罪釋放是絕對沒有案底的。一般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錄。又稱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而該犯罪檔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
無罪判決和免除刑罰的判決由人民法院執(zhí)行。第一審判決宣判后,并不立即發(fā)生法律效力,但無罪和免除刑罰判決一經(jīng)宣判,就應該釋放在押被告人。這主要是由于羈押被告人的理由已不復存在。
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被告人采取羈押這種強制措施,目的在于被告人逃避審判或者繼續(xù)危害社會。人民法院判處被告人無罪或者免除刑事處罰,是以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雖構成犯罪,但依刑法的規(guī)定免除刑事處罰為前提。在這種前提下,對被告人繼續(xù)羈押已喪失法律根據(jù)和條件,若繼續(xù)羈押就會侵犯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另外,在執(zhí)行無罪判決后,人民法院應當做好被告人的善后工作,及時恢復無罪公民的名譽,切實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如還有不清楚的或新情況,建議你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祝維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