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一個獨立的罪名,以放火、決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各種不常見的危險方法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新刑法對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判刑標準
1、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一個獨立的罪名,以放火、決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各種不常見的危險方法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犯罪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社會上發(fā)生的犯罪形式多種多樣。同一類型的犯罪,同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具體的犯罪方式、方法也有多種。隨著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不斷發(fā)展,犯罪分子還會變換新手法,出現(xiàn)新的犯罪形式。刑法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所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險方法羅列出來。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在明確列舉放火等四種常見的危險方法的同時,對其他不常見的危險方法作一概括性的規(guī)定,有利于運用刑法武器同各種形式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作斗爭,保衛(wèi)社會公共安全。
我國犯罪客體的分類包括了哪些
犯罪客體是犯罪構(gòu)成的必要要件,沒有一個犯罪是沒有犯罪客體的。
犯罪之所以具有社會危害性,首先是由其所侵犯的犯罪客體決定的。
一個行為不侵犯任何客體,不侵犯任何社會關(guān)系,就意味著不具有社會危害性,也就不能構(gòu)成犯罪。
刑法對犯罪客體的分類有:
1、一般客體一般客體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guān)系整體。
一般客體反映著犯罪行為的共同本質(zhì),說明任何行為都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guān)系。
2、同類客體同類客體指某一類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類社會關(guān)系,或者說是某一類犯罪所共同侵犯的社會關(guān)系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部分。
例如,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決水等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公共安全是這類犯罪的同類客體。
我國刑法分則根據(jù)犯罪的同類客體,將犯罪分為10大類。
3、直接客體直接客體指具體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體的社會主義社會關(guān)系,如故意殺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權(quán);
故意傷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健康權(quán),如此等等。
任何犯罪行為,必然直接侵犯具體的社會關(guān)系,否則不可能成立犯罪。
如還有不清楚的或新情況,建議你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祝維權(quán)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