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文章侵害名譽權的,此時是可以要求侵害人承擔民事責任以及刑事責任的。在我國的公民的權利的規(guī)定中,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被維護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受法律的保護。下面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錄一覽:
轉載文章侵害名譽權如何處理?
可以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因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公民對上述權利,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裁決。對于侵害公民名譽權情節(jié)嚴重、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受害人可要求依法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責任。
(一)、名譽權的權利內容
1、公民有維護自己名譽尊嚴的權利。名譽既然是社會對于一個公民的各方面的綜合評價,這種綜合評價是公民長期以來生活作風、品德、才能和素養(yǎng)的客觀反映,因此對于該具有客觀性的評價,公民有保持這種評價的完整性、客觀性的權利
2、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訴訟是維護自己權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譽權權利內容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侵犯名譽權處理方式
1、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侵權人終止侵權行為
2、公開賠禮道歉,公開消除侵權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恢復名譽
3、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4、如果侵權人對公民的請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訴。
由此我們可知,侵犯名譽權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二是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己的權利。
誹謗侮辱和污蔑什么區(qū)別?
這兩者的法律概念不同,誹謗侮辱是指捏造事實來毀壞別人的名譽;而污蔑是指用各種卑劣手段去侮辱玷污別人,在法律上表現為誣告陷害罪與誹謗罪。誣告陷害罪與誹謗罪的共同點表現在都是捏造事實,而且誹謗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實。但在二者還是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誣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誹謗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
2、主觀方面不同:誣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誹謗罪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
3、客觀行為不同:誣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構或有關單位告發(fā);誹謗罪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構或有關單位告發(fā)。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并不告發(fā),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就構成誹謗罪。
如遇到問題類似還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況,建議您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先在線咨詢律師可謂是目前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