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狗咬人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如果是狗咬到人,狗主人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狗主人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其他情況下,狗主人負法律責任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下面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錄一覽:
家狗咬人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一般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除具有惡意、預謀、故意放狗傷人可能有刑事責任外,一般是承擔民事或侵權責任。
(一)動物致人損害的情況
動物致人損害,其損害后果往往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單純的財產(chǎn)損害,如財產(chǎn)被動物撞擊導致?lián)p壞。
二是對人身造成暫時損害,如被動物追趕導致腳扭傷,被動物咬傷肌肉等。
三是對人身造成永久性損傷,如致殘或在顯著部位留下永久性的疤痕等;
四是致人死亡。
(二)動物致人損害的賠償
動物致害造成的損害后果不同,其賠償范圍也不相同:
1、造成單純財產(chǎn)損害的,只需就其直接損失進行賠償;
2、對人身造成暫時損害的,受害人需一定時間恢復,除賠償直接損失外,還應支付醫(yī)療護理費用、失去的誤工工資或其他收入等;
3、對人身造成永久性損傷的,應根據(jù)具體的傷殘程度,賠償醫(yī)療護理費用、失去的誤工工資或其他收入、殘疾生活補助金等;致人死亡的,還會涉及到救治費用、喪葬費、撫慰金、以及受害人生前撫養(yǎng)者(如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費用等。在實踐中,對損害后果的計算,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動物致人損害案件中,很少涉及精神損害賠償?shù)膯栴}。因為采用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賠償額通常是受到限制的,而且原告不得主張“懲罰性賠償”。
二是有些受害人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往往忽視可得利益的喪失以及致殘的賠償。
三是對賠償數(shù)額的確定,應考慮到經(jīng)濟發(fā)展、物價不斷上升等因素,克服目前賠償額偏低的狀況。
四是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賠償,應參照受害人近期的收入以及與其同等能力或受同等教育者的收入;
五是對于受撫養(yǎng)者生活費的確定,應達到當?shù)鼐用竦钠骄交蛎裾块T的救濟標準;
六是對于一些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才能發(fā)現(xiàn)疾病(如狂犬病),受害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損害后的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仍然可以提出法律救濟的請求。
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飼養(yǎng)動物致害責任的一般規(guī)定】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違反規(guī)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致害責任】違反管理規(guī)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如果狗咬人也要負法律責任嗎?
一般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除具有惡意、預謀、故意放狗傷人可能有刑事責任外,一般是承擔民事或侵權責任。
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飼養(yǎng)動物致害責任的一般規(guī)定】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違反規(guī)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致害責任】違反管理規(guī)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所以,狗咬到人,狗主人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狗主人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其他情況下,狗主人負法律責任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如遇到問題類似還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況,建議您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先在線咨詢律師可謂是目前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