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撞傷行人后,賠償流程需遵循以下步驟:
1、確定責任比例:責任認定依據事故發(fā)生時雙方的行為和過錯程度。交警將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作為賠償依據。
2、賠償項目:
醫(yī)療費用:包括治療、檢查、康復等必要費用,依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憑證確定。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計算,有固定收入的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無固定收入的參照相關行業(yè)平均工資。
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護理人數和期限確定。
其他費用:如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按實際支出和合理標準計算。
殘疾賠償:若導致受害人殘疾,需賠償殘疾賠償金、輔助器具費等,具體金額依據傷殘等級和相關標準確定。
3、協商與訴訟:雙方可協商賠償事宜,協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依法判決賠償金額和責任承擔方。
在處理此類事故時,建議保留好相關證據,如現場照片、醫(yī)療記錄等,以便后續(xù)賠償協商或法律訴訟。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