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訴案件立案之后意味著要追究刑事責任,自訴案件需要受害者自己去法院起訴,提交起訴狀,說明訴訟請求,繳納訴訟的費用,法院才會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按照相應的罪名對行為人進行刑事處罰。
自訴刑事案件法院立案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判處有期徒刑,刑事案件立案了就進入訴訟階段,刑事訴訟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發(fā)現(xiàn)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訴人起訴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決定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自訴案件立案是法院對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自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輕微的刑事案件,經(jīng)審査決定列為訴訟案件予以審理的一種程序。法院對自訴人提出的訴狀或口頭訴訟材料進行審査后,確定案件應由本法院管轄,且犯罪事實清楚,有足夠證據(jù)的,就應當予以立案,并開庭審判。
不屬于本法院管轄的,應依規(guī)定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處理。法院立案的刑事案件,只限于吿訴才處理或其他不需要偵査的輕微的刑事案件。犯罪嚴重,必須由檢察院公訴的,應移送檢察院處理;對缺乏充足證據(jù),或者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應說服自訴人撤回起訴,或裁定駁回。
刑事案件開庭多長時間通知家屬
不會親自通知家屬,但是根據(jù)《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進行下列工作:
(一)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
(二)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對于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或者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三)將開庭的時間、地點在開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檢察院;
(四)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
(五)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到時候,法院會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如還有不清楚的或新情況,建議你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祝維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