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時效已過,后期賠償會比較復雜,可能要通過協(xié)商、民事訴訟等方式來爭取。
1. 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梢試L試與用人單位進行友好溝通和協(xié)商,說明自身的困難和損失,看能否達成一定的賠償協(xié)議。
2. 收集證據提起民事訴訟。如果協(xié)商無果,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會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和具體情況來判斷用人單位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 考慮過錯責任。如果工傷認定時效過了是因為用人單位故意拖延或者隱瞞相關信息導致的,那么在訴訟過程中,這一點可能會對用人單位不利,增加其承擔賠償責任的可能性。
4. 評估賠償項目和金額。即使過了工傷認定時效,可能主張的賠償項目仍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等。但具體的賠償金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法律規(guī)定進行計算和評估。
5. 法律風險和不確定性。在工傷認定時效已過的情況下,通過法律途徑爭取賠償存在較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法院可能會因為時效問題對一些證據的采信和責任的認定更加嚴格。
總之,在工傷認定時效已過的情況下,要爭取賠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結果難以預測。建議及時咨詢專業(yè)律師,制定合理的維權策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