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沒簽合同沒買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承擔全部工傷賠償責任。
1. 確認勞動關系:要收集相關證據(jù)來證明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例如工資支付憑證、工作證、考勤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2. 進行工傷認定:在確認勞動關系后,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對工傷事故進行調查核實,確定是否屬于工傷。
3. 勞動能力鑒定:如果被認定為工傷,還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會評定傷殘等級,這將直接影響到賠償?shù)臄?shù)額。
4. 計算賠償數(shù)額:根據(jù)傷殘等級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計算出應得的賠償數(shù)額。賠償項目包括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停工留薪期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等。
5. 協(xié)商賠償:可以先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賠償事宜。如果用人單位愿意按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賠償,達成協(xié)議后履行即可。
6. 申請勞動仲裁:如果用人單位拒絕賠償或者賠償數(shù)額不合理,可以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7. 提起訴訟: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整個過程中,要注意保存好相關證據(jù),以便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