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原因不同: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之間因違反民事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或者當事人所約定的義務而承擔的責任;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社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下面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錄一覽:
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區(qū)別
1、產生原因不同:
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之間因違反民事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或者當事人所約定的義務而承擔的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社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2、適用法律規(guī)范不同:
民事責任適用民事法律規(guī)范,如:《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行政責任適用行政法律規(guī)范,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
3、承擔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的承擔形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行政責任的承擔形式有: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
4、追究責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則,由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后再由法院判決
追究行政責任是在確定行政責任的基礎上,有權追究行政責任的機關強制負有責任的行政機關或公務人員履行一定義務。有權追究行政責任的機關主要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審判機關。
過錯責任原則與過錯推定的關系
過錯責任原則也叫過失責任原則,它是以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本條件的認定責任的準則。按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侵犯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過錯推定,也叫過失推定,在侵權行為法上,就是受害人在訴訟中,能證明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情況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證明損害的發(fā)生自己無過錯,那么就從損害事實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損害的行為中有過錯,并為此承擔賠償責任。
通過對過錯責任原則與過錯推定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過錯推定責任是過錯責任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
對于以上內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參考。雖然現在法律行業(yè)律師有很多,但是大家在選擇律師時,還是要仔細考量,盡量選擇口碑、專業(yè)性強的律師進行委托,做到真正的省心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