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關系是指勞動者根據(jù)口頭或者書面約定向用人單位提供一次性或者特定勞動服務,用人單位按照約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
要確認是否存在勞務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工資支付記錄和社保繳納記錄是重要的參考依據(jù)。通過查看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以及社保繳納記錄,可以了解勞動者是否與用人單位存在經(jīng)濟往來和社保關系,從而初步判斷是否存在勞務關系。
2、用人單位發(fā)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證件也是證明勞務關系的重要證據(jù)。這些證件能夠證明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身份和地位,進一步支持勞務關系的存在。
3、招工招聘的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也是重要的證明材料。這些記錄能夠反映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招用關系,為確認勞務關系提供依據(jù)。
4、考勤記錄也是一項重要的證據(jù)。通過考勤記錄,可以了解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時間和出勤情況,從而支持或否定勞務關系的存在。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也是重要的證據(jù)。如果有其他勞動者能夠證明某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務關系,那么這一證據(jù)將有助于確認勞務關系的存在。
在舉證責任方面,用人單位應當承擔提供一、三、四項有關憑證的責任,以支持其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務關系。同時,勞動者也應當積極提供其他相關證據(jù),以支持其主張的勞務關系。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quán)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quán)責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quán)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quán)責任,也有權(quán)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