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等級認定和傷殘等級認定在認定標準、適用范圍、鑒定機構和賠償計算等方面存在區(qū)別。
1. 認定標準不同:工傷等級認定重點考慮工傷職工所受傷害與工作的關聯(lián)性。傷殘等級認定通常是從一般人身損害的角度來評估傷殘程度。
2. 適用范圍有別:工傷等級認定僅適用于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的職工。而傷殘等級認定適用于各類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包括交通事故、故意傷害、醫(yī)療事故等導致的傷殘。
3. 鑒定機構不同:工傷等級鑒定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傷殘等級鑒定一般由具有司法鑒定資質(zhì)的機構來完成。
4. 賠償計算方式差異:工傷的賠償計算方式和標準由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傷殘等級的賠償則主要依據(jù)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律,計算方式和賠償項目相對較為復雜。
5. 目的和側重點不同:工傷等級認定的目的在于保障職工因工作受傷后的合法權益。傷殘等級認定更側重于對受害人因損害導致的身體殘疾程度進行評估,以確定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總之,工傷等級認定和傷殘等級認定雖然都涉及對受傷或殘疾程度的評估,但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用的認定方式,并依據(jù)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賠償和補償。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 4.4
本標準將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劃分為10個等級,從一級(人體致殘率100%)到十級(人體致殘率10%),每級致殘率相差10%。致殘程度等級劃分依據(jù)見附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