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復印件被別人拿走可能存在多種危害,如被用于非法活動、造成財產損失、泄露個人隱私等。
1. 被用于非法信貸: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身份證復印件申請各類貸款或信用卡,導致受害者背負巨額債務。
2. 進行詐騙活動:他人可以憑借身份證復印件假冒身份,對受害者的親朋好友進行詐騙,造成經(jīng)濟和情感上的雙重傷害。
3. 辦理各類業(yè)務:比如開通電話卡、寬帶等,產生的費用可能會記在受害者名下。
4. 侵犯個人財產:可能用于開設銀行賬戶,轉移非法所得的資金,或者進行其他金融欺詐行為,威脅到個人的財產安全。
5. 泄露個人隱私:身份證復印件包含了個人的重要信息,如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等,被別有用心的人獲取后,可能會進一步挖掘更多個人隱私。
6. 影響信用記錄:若他人利用身份證復印件從事不良信用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受害者的信用記錄,給日后的金融活動帶來不便。
為了避免身份證復印件被他人不當使用,在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應在復印件上注明用途,如“僅用于辦理某某業(yè)務”,并注明日期。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