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不還催過款符合條件的會中斷時效。借錢不還時,債權人通過電話、短信或郵寄催收函等方式催款,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重新開始計算。
在債務糾紛中,若債務人拖欠債務不還,債權人可通過多種方式催收以維護自身權益。根據《民法典》規(guī)定,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包括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權利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等。因此,債權人通過電話、短信或郵寄催收函等方式向債務人催款,均屬于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的行為,這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具體而言,債權人需保留好催收的證據,如電話錄音、短信記錄或郵寄憑證等,以證明其已向債務人提出履行請求。一旦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將重新計算,從而為債權人提供更多的時間來準備起訴或采取其他法律措施。
因此,借錢不還時,債權人應積極催收,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避免因訴訟時效過期而喪失勝訴權。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